家长们最怕啥子?
是娃娃成绩撇?
是老师教不好?
是不讲道理的疫情?
NO!
家长最怕的,是教育局新政策……
每次教育部门出台新政,都会让宝爸宝妈们捏一把汗,当然,不是说这些新政不好,而是新政出台后,必然会引起不少改变,而为了娃娃成长操碎心的家长们,也不得不根据改变做出相应调整。
所以有人说,“80”后家长是最焦虑的一代,诚不我欺。
恰逢成都的“公民同招”政策千呼万唤始出来,为了帮助家长们更好制定升学规划,不再那么焦虑,上周五,成都英锐校长——向昆老师,在线上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问答会,回答了不少家长们十分关心的热点教育问题。
这里我们根据向老师的讲座内容,整理了问答会精华,错过的家长可以一睹为快!
向昆
现任四川英锐国际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成都市锦江区英锐培训学校校长,九三学社四川省直工委社员。曾获全额奖学金进入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获得刑事司法学硕士学位,后以全额奖学金进入美国刑事司法专业排名第一的马里兰大学进修博士课程,曾被评为“四川十大人气名师”。
01
公私立学校怎么选?
这是家长们长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私立摇号后,关心的家长就更多了。
对于这个问题,大体有两类想法。
一种认为公立好,因为公立学校费用低,负担轻,家长只需要多花点时间陪陪孩子,就能教出牛娃。
一种认为私立好,因为私立管理比较严格,虽然费用高,但只要肯出钱,那家长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一样可以教出牛娃。
向老师表示,这两种思想其实都走上了“极端”。
他建议家长们首先要明白一个事实,就是目前的学校,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都不可能提供“完美”的教育。
向老师自己也是一名“80”后,所以他以自己举例,在80后成长的环境中,父母大多没有操太多心,把孩子送进学校就万事大吉。
到了现在,很多父母还是秉持自己小时候的教育方式,希望学校包办一切,但这是不现实的。
我们不难发现,如今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牛娃除了成绩好,琴棋书画也样样都会,而要做到这些,光靠学校的指导显然是不行的,也不是单纯“砸钱”、“砸时间”就能解决的。
对于择校问题,家长们应该根据自身条件,以及孩子的个人能力来选择,缺哪儿补哪儿,如果进入名校,也不是就高枕无忧,后期学习仍然非常重要。
02
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
除了择校,这个问题也是低龄教育的重点。
有的家长喜欢素质教育,但是一遇到考试,看到孩子的成绩单,很难不哭出声。
有的家长喜欢应试教育,孩子倒是成了学霸,但看着他小小肩膀上的巨型书包,再结合上海等地不时传出的学生跳楼新闻,很难不让人担心。
有的家长更麻烦,在素质和应试之间摇摆不定,不停改变教育方式,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向老师说,其实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都很好,关键在于,家长和孩子要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并坚持走下去,千万别眉毛胡子一把抓。
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同时,也要注意贪多嚼不烂,虽然名校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确实很高,但家长更要注意培养那些孩子感兴趣、而且也擅长的东西。
比如英锐曾有一位同学获得美国顶尖大学——西北大学录取,而他打动招生官的特长既不是钢琴足球,也不是书法绘画,而是“悠悠球”,他从小就喜欢悠悠球,并达到了职业级别,这个活动让招生官眼前一亮,为他的录取加分不少。
03
幼升小是否有必要上衔接班?
向老师说,要回答这个问题,家长先要搞清楚两件事。
首先是想去的小学教什么?有的小学可能不教拼音,有的小学可能不教个位加减等等,因为存在这种差异,所以家长必须提前了解,再决定孩子要不要上衔接课程。
其次是要看孩子是否“真正”学到了相应能力。有家长说孩子在幼儿园学得很扎实,各种基础知识都掌握了,所以不用上衔接班。但问题是,“学过”并不代表“掌握”。
向老师曾有一位从新加坡回来的同学,英语流利,基础良好,但在跟着向老师学习时,仍然认认真真做笔记,因为他说,新加坡和国内的老师不同,第二次学习,需要对知识查漏补缺,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学过一遍。这位同学后来托福首考就拿下了116的高分。
04
新政下,小学公立转私立,需要注意什么?
一是英语教材可能有区别。公立教材是人教版,比较固定,私立就可能不一样。但教材没有根本性的区别,有的说人教版教材很差,其实不至于,如果学生认真学习,并且培养了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自律能力,那不管用什么教材都很好,所以关键还是在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是心理准备。要搞清楚为什么要转校,对比清楚各校优劣。有的家长觉得公立不好,转去私立,结果发现私立学校也有很多缺点,同样觉得不好。没有学校是完美的,应该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再决定。
05
孩子偏科,比如数学好英语弱,怎么办?
对于偏科问题,家长首先要和孩子沟通,比如孩子不喜欢英语,那就要讲清楚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不管是国内应试教育,还是出国留学,英语都是必须要过的一道坎,不能有兴趣才学,没兴趣就不学。
而弥补偏科,也不是要孩子把每一科学到顶尖,比如英语满分150,大多人通过努力都能上100,如果只有六七十,那更多的努力程度的问题。
当然,家长也可以为孩子寻找好老师,通过名师和学习模式,英语学习也会更轻松。
06
做了很多努力,还是担心孩子以后不拔尖?
古今中外,这个问题都困扰了无数家长。
解决方式其实也很简单:不必过度追求拔尖。
向老师举例,比如奥运会,能拿奖牌的一般只有三个人,那是不是说剩下运动员的努力都是没意义的?当然不是。
比如美国射击名将埃蒙斯,曾经号称“最倒霉”射击选手,屡次和金牌失之交臂,但人们并没有轻视他,大家都为他的努力而喝彩,甚至很多人记不住射击冠军的名字,但对埃蒙斯的故事记忆深刻。
对待孩子也是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都会有的想法,但“龙凤”始终是极少数,对大多孩子而言,只要努力后用心无愧,并达到一个优秀的水平,其实就很好了,过度紧逼孩子,反而得不偿失。
如果你想跟着向老师学更多干货,那也可以来了解他亲自授课的KET系列课程,轻松成为英语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