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国 > 在申请美国大学的日子里,家长都在演绎什么异常行为?
在申请美国大学的日子里,家长都在演绎什么异常行为?
来源:英锐教育|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19-10-25 | 阅读量:2914

3月初轰动全美的大学招生丑闻,近日有了新进展,部分家长认罪以换取减刑机会,而部分家长依然拒绝认罪。比如影星Felicity Huffman, Lori Loughlin这两位家长,她们居然辩称自己为了子女入学的事情“已至癫狂,故应该无罪。”

(10月8日一位家长在受审后离开法院)

(Photo: Elise Amendola, AP)


当然,上述辩称在法庭眼里属于无稽之谈,但在大学申请这种压力之下,家长和子女的行为又岂止用“疯狂”可以形容。凡是经历过的家长都可以告诉你,美国大学申请,是会把全家都逼到“发疯”的事情。如果你恰好是申请大军的现役或者预备役成员,欢迎加入大学申请“行为异常全家桶”。


在大学申请季美国家长的言行有多反常,看了你也许会感叹——全世界家长的焦虑,真是一个样儿啊!


 文书素材强迫症


时刻处于绷紧状态下的家长往往难以抗拒一些牛角尖的想法,比如错误地选择一些不恰当的题材作为申请素材,像家里养的猫死了呀、像经历了一个小小的车祸呀等等。


家长们真的很难抗拒“以小见大”的策略诱惑,他们以为这是展现孩子“见微知著”能力的最佳案例。但用得不好恰恰会弄巧成拙! 


 “全拒的“恐惧症


无论在择校清单上有几所“安全保底校”,家长们还是会在潜意识里担心“全拒的”(指学生未被申请的任何一所大学录取)。在高中的最后一年简直每一天都是世界末日。

  

“夺命连环催“


出于长期的焦虑和不安情况下,家长会下意识产生一些异常的行为:比如不停地打断对话、比较粗鲁而直接地切入其他人的沟通、对时间约束不敏感,有时候还会化身“复读机”,不断对孩子重复:


“好好复习SAT呀!”

“文书写了没有?!”

“找人问问该怎么办?!”

“我不是和你说了文书要好好改吗?!”


这种表现往往是家庭间亲子关系等突发崩坏的主要元凶。


探校狂躁行为


现在选校时大家都非常注意向高校“表达自己的兴趣“,但如果你想实地拜访的学校很多的话,那意味着全家人要抽出大量时间,不断向公司或学校请假(在假期里探校好像只能感受一下硬件吧?),花费千余美金往返于全美各地,开展一系列浩浩荡荡的探校之旅。如果预约好的学校向导没有出现,那简直就是最可怕的噩梦了!


 择校困难症


不要以为制作选校清单是逼死“选择困难症患者“的事,要最终精简自己的选校清单更痛苦!

每一次探校结束,你都会突发性地想要“划掉“一些学校。理由往往是:


这学校的学生”太笨拙了/太精明了“;

“Uber司机居然让我等了7分钟。“

“学校食堂里的香蕉根本就是生的。“


许多学生和家长都经历过,他们会对某个学校“突然就不爱了”,一切来得那么猝不及防,而且多数人都不会再去选择已经被排除的选择。如果这所学校是某个家庭成员的母校,或特别受到某位家人的偏爱,又或者学校离家超过1500英里,那么它被“枪毙”掉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过度联想“


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探校过程中,如果全家“不幸”碰到一个总爱开自己母校玩笑的向导,又或者向导一直在“黑”自己的学校,家长们又该开始头痛了。


如果探校时,向导流露出“我们的招生方式是全面评估。”、“我们有300多个社团,如果你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可以自己开创一个。”,以及“我们对素食者友好。”之类,那将会触发很多发散性的联想:


“全面评估是不是意味着我应该交一部影片来突出我的”全面“?”

“社团多是不是意味着我必须要有社团活动经历?”

“对素食者友好,是不是他们会偏好有某些宗教信仰的学生?”


有的时候过度揣测会给人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更严重者还会让你的申请脱轨。


走火入魔的课外活动


这种恐慌往往在填写“Common Application”(美国大学申请系统)表格时发生。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课外活动“部分时,如果他们看到还有空着的格子没有填,便会无比担心就此被大学淘汰。更糟糕的是,家长们已经了解到,招生官不再会被各种所谓的”假期旅行中的公益活动“所蒙蔽,比如为贫困地区的学校造图书馆等等——这一切都让他们无所适从,彻底惊慌。


甚至有些申请人为了自己的“课外活动”记录好看,会疯狂地向州立法机关提交各种法案以便组织游行,或为了参加科研大会而设计繁复的气候变化数学模型,或成为鸟类观测俱乐部的创始人及第一届主席,我们还遇到过把吃剩的寿司打包好,送到食物救济站的孩子(寿司根本不适合存放!)。总之,一切都为了“打造”充实且出挑的课外活动。



SAT补习“多动症”


家长永远都觉得孩子的SAT分数不够。如果下一次考试仅剩下17个考位,那些担心会被其他学校学生占了便宜的家长们,往往会控制不住自己而产生反常行为。


他们会帮孩子注册所有接下来的SAT考试日期,雇佣天价家教;更有甚者,如果小孩已经很明显“学不进去”了,家长还会去遍访神经心理学学家,以求得一张可以给孩子带来“不限时间测试”特权的医学证明。


更常见的做法是强迫孩子周一、周三、周五下午参加“俄罗斯数学学校”的课后补习。


(小插曲:你知道Russian school of math 俄罗斯数学学校吗?它是美国一家数学课外辅导班,相当于我们的“新东方”。在那里,学生们进行着“恐怖”的训练,家长为了教育孩子都跟他们说:“要是你不听话,就送你去俄罗斯数学学校!”)


“申请季”社交恐惧症


在申请季前后,社交模式的改变可能是最明显的,家长们避开了过往已经习以为常的舒适社交圈子,神经紧绷的他们希望尽量避免有人提起任何关于“申请”的事情,一点点小事都会引发情绪的不稳,比如在路上看到有人穿了大学logo的帽衫等等。


同样的,在网上家长们也恨不得能过滤掉一切相关信息,比如其他人笑嘻嘻的访校自拍之类,要是让他们无意中看到谁家已经提前录取,那更是要引发一场心理上的“大爆炸”。


在家里,父母则担心关于申请的对话会刺激孩子原本已经非常紧张的神经。所以父母只能缩在房间角落里,默默给互相发短信交流,这是不是像极了高考期间的中国家长?


神“套磁”戏精


美国的父母也会牢牢掌握数码产品,打好“信息战”,子女的大学申请账户?当然也是在家长手里。他们甚至会瞒着父母悄悄地定期和大学招生办联系!


分享到:
大家都在看: 英国 留学前景

免费留学评估

  • 学生
  • 家长
  • 美国
  • 英国
  • 加拿大
  • 澳大利亚
  • 新西兰
  • 荷兰
  • 中国香港
  • 其他
最新开班 + 更多
成都英锐教育

立即预约试听

选填
第一步:填写留学意向
留学国家/地区:
美国
英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新西兰
荷兰
中国香港
其他
申请课程:
高中
本科
硕士
其他
院校排名:
世界前10
世界前50
世界前100
世界前200
无要求
意向学校:
申请专业:
出国时间:
越快越好
半年内
半年-1年
1年以后
未确定
留学预算:
100万以上
50-100万
30-50万
30万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