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A-level > 从普高转到 A-level 落差有多大?暑假填平差距,首考 A * 不是梦!
从普高转到 A-level 落差有多大?暑假填平差距,首考 A * 不是梦!
来源:英锐教育成都|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25-07-11 | 阅读量:51

对于即将从普高转轨到 A-level 课程体系的同学们来说,这个暑期至关重要。A-level 课程作为英国高中课程体系,以其学术深度、个性化选择和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而闻名,与普高以高考为导向的紧凑课程设置和激烈竞争环境大不相同。

许多同学选择转向 A-level,正是看中了其更灵活的升学路径,凭借 A-level 成绩可直接申请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地的知名大学;同时,学生能依据自身优势选择三至四门主攻课程,有效避免偏科压力,还能提升国际竞争力,为未来在海外学业和职场中脱颖而出助力。


然而,普高体系转 A-level体系,面临诸多挑战。其中,课程内容跨度大是一个显著问题。A-level 部分课程,如物理、化学、经济学,对专业英文术语要求颇高。以物理学科为例,在普高阶段,学生可能较少接触物理专业英文术语,而 A-level 物理中,像 “kinetic energy(动能)”“potential energy(势能)” 等术语在学习和解题中频繁出现,如果不熟悉,根本无法理解题目和教材内容。

从普高到 A-level,这些差距你注意到了吗?

从普高转入 A-level 体系,学生面临的挑战本质是教育理念与考核逻辑的系统性切换:普高侧重 “知识深度挖掘 + 标准化解题”,A-level 侧重 “知识广度应用 + 批判性思维”。这种差异在学科内容、考查方式、学习模式上形成显著断层,尤其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适配难度逐级攀升。

1. 课程体系差异:

普高课程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以应对高考的综合性考查。

A-level 课程更强调学科的深度和专业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专业方向选择课程,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比如在 A-level 课程中,数学学科就有普通数学和进阶数学之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进行选择。

2. 学习方法转变:

普高学习模式往往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通过大量练习和背诵来巩固知识。

A-level 学习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例如在 A-level 的历史课程学习中,学生不仅要记住历史事件,更要学会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

3. 语言要求提升:

普高的课堂教学以中文为主,学生母语理解更容易。

A-level 课程全英文授课,从教材到课堂讲解,再到作业和考试,都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就拿化学学科来说,A-level 化学教材中会涉及大量复杂的化学物质英文名称、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英文表述,以及实验步骤的英文说明,如果英语不过关,学习起来将困难重重。

普高转 A-level 的 5 大核心挑战

1. 知识体系断层:从 “纵向深挖” 到 “横向拓展”

普高课程围绕 “高考大纲” 纵向深化(如数学从函数到导数的层层推导),而 A-level 课程覆盖更广,且存在大量普高未涉及的 “新知识模块”(如 A-level 经济的 “弹性理论”、化学的 “有机机理”),直接导致 “开学听不懂”。

以高一数学为例:

国内高一数学是 “升学导向的知识深化训练”,为高考的高难度综合题打基础,侧重深度和解题技巧;IG 数学是 “国际通用的能力培养课程”,为后续 A-Level、大学学习铺垫,侧重广度和实际应用。对普高转 IG 的学生而言,最大挑战往往是从 “纯理论解题” 转向 “场景化应用”,以及适应英文题干的理解成本 —— 这也是暑假衔接课的核心价值所在。

*国内高一数学和 IG 数学的内容有重叠(如代数、几何),但范围差异明显

2. 思维模式冲突:从 “标准答案” 到 “逻辑自洽”

普高强调 “唯一正确解”(如物理计算题必须用指定公式),A-level 则要求 “逻辑闭环”(如经济 essay 需正反论证,即使观点小众,只要论据合理即可得分)。学生常因 “习惯背结论而非讲逻辑” 在 A-level essay / 实验报告中失分。

3. 语言壁垒:从 “中文术语” 到 “全英文学术表达”

A-level 教材、授课、考试全英文,且包含大量专业术语(如物理的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数学的 “differential equation”)。学生不仅需看懂文字,更要能用英文精准表达逻辑(如解释 “为什么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需用 “activation energy”“reaction pathway” 等术语组织语言)。

4. 考核形式冲击:从 “单一笔试” 到 “多元评估”

普高以 “闭卷笔试 + 最终高考” 为主,A-level 采用 “模块化考试(如 AS 分 P1/P2 卷)+ coursework(实验报告 / 论文)+ 实践考核(如物理 PSA)”。例如:A-level 化学 coursework 占比 20%,要求独立设计实验、分析误差并撰写英文报告,这对习惯 “按课本步骤做实验” 的普高学生是全新挑战。

5. 学习自主性碾压:从 “被动刷题” 到 “主动规划”

普高有明确的 “月考 - 模考” 节奏,老师全程监督进度;A-level 需自主选课(如从 10 + 科目中选 3-4 科)、规划备考。

普高各年级与 A-level 对应阶段的学科差异

A-level 体系通常分为:IGCSE(9-10 年级,对应普高初一至高一)→ AS(11 年级,对应普高高二)→ A2(12 年级,对应普高三)。以下按 “普高年级→A-level 对应阶段” 对比核心学科的难度与考查重难点:

(一)数学:从 “计算技巧” 到 “建模应用”

(二)物理:从 “公式计算” 到 “实验与理论双驱动”

(三)化学:从 “方程式记忆” 到 “反应机理分析”

(四)文科代表(经济):从 “定性描述” 到 “定量论证”

普高生转A-level如何破局?

普高与 A-level 的核心差异可概括为:普高是 “在固定框架内挖深度”,A-level 是 “在开放场景中练应用”。对转轨学生而言,暑期衔接课的价值在于:

填补知识断层(如提前学习 AS 物理的 “电磁学”,避免与普高知识脱节);

转换思维模式(如训练用英文写经济 essay 的 “正反论证逻辑”);

适应考核形式(如提前练习 IGCSE 实验报告的 “误差分析” 写法)。

只有提前打破 “普高思维惯性”,才能避免在 A-level 体系中陷入 “努力但无效” 的困境。


分享到:
大家都在看: 英国 留学前景

免费留学评估

  • 学生
  • 家长
  • 美国
  • 英国
  • 加拿大
  • 澳大利亚
  • 新西兰
  • 荷兰
  • 中国香港
  • 其他
最新开班 + 更多
成都英锐教育

立即预约试听

选填
第一步:填写留学意向
留学国家/地区:
美国
英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新西兰
荷兰
中国香港
其他
申请课程:
高中
本科
硕士
其他
院校排名:
世界前10
世界前50
世界前100
世界前200
无要求
意向学校:
申请专业:
出国时间:
越快越好
半年内
半年-1年
1年以后
未确定
留学预算:
100万以上
50-100万
30-50万
30万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