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非常少见的“森系”少年
痴迷于对自然的敬畏和环保的热爱
真实坚定的他
凭借“堆肥”成功拿下伯克利的Offer
他就是英锐学子Rain
英语
托福和SAT的备考
托福阅读和听力没有特别准备,就是依靠平常多看和多听英文信息。口语和写作在正式考前针对考试技巧去培训机构让老师提拔了一下。SAT也是针对考试技巧去培训机构上过班课。我锻炼托福口语的方法就是一个人的时候自己和自己用英语对话,慢慢地就不怕张口说英语了,我现在也保持这样的习惯来培养自己英文思维的敏捷度。
活动
最有记忆点的活动
对我很重要的堆肥项目的诞生源自于英锐顾问老师结合我的环保兴趣提出的建议,我了解堆肥这个概念之后很感兴趣,然后就在老师的帮助下着手尝试去在学校落地,再到后期堆肥项目发展的时候就主要是我自主去组织了。当然过程中从前期撰写校园堆肥可行性报告,到协调后勤部门建设发酵区,顾问老师们始终作在关键节点给予支持。英锐的顾问老师还帮我找到了做木工的机会,我有一个暑假去做了一个月的木工家具,那是一次很有趣的经历。
策略
选校选专业的策略
选校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简单,因为不是所有大学都会设置农学专业。在选择有农学院的学校这个基础之上,我会再挑选一些生态环境科学方向比较强的学校。英锐的顾问老师是从专业排名的角度帮我去筛选学校,提供一个建议列表,从中我们讨论出我想要申请的大学。最终确定的清单既有传统农学强校,也包含产业资源丰富的院校,有梯度的组合呈现。
文书
聊聊文书创作
每次和我的文书老师沟通都很开心,感觉像朋友聊天一样。和有趣的文书老师一起合作让我整个文书写作过程不那么枯燥。
导师
介绍一下你的升学指导老师
我的两位升学指导老师(仲玮老师和王文静老师)工作都很认真负责,我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都可以去问她们。更重要的是,她们在以学生感受和需求为中心的同时愿意展现出自身的个性,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和亲和力,让学生觉得老师更真实、更可信赖、以及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更愿意敞开心扉讨论自己的困惑。我在她们的陪伴和鼓励下感到安全和独特。
图片为两位老师和妈妈一起庆祝Rain的成人礼
建议
给学弟学妹的一些建议
我最大的成长就是发展出自我认知,知道现阶段的我是谁——知道我想要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等等。我从最开始的轻微自卑转变为现在能自洽和能够做到发自内心地欣赏自己。我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是——真正优秀的同学,往往有着自己的坚持和热爱,用自己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和能力,把很多人不曾想过、不敢尝试的事情,不仅做成了还做到了最好。能够用高中生所学知识,把看似普通的事情做到远超同龄人的水平,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导师篇
特点
来谈谈Rain同学的特点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的那句 “To thine own self be true.”(忠于自我),仿佛是Rain人生的最佳注脚。无论外界如何喧嚣变迁,他始终如一地守护着内心最本真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植物的痴迷、对自然饮食的热爱,以及对生活与家庭的赤诚。这份纯粹,从我们两年前初识至今,未曾有过丝毫动摇。
人设
如何结合Rain同学的特点搭建申请人设?
Rain是一个将生活过成诗意的年轻人。绿茵场上,他是挥洒汗水的追风少年,与队友们共同演绎着速度与激情的交响;厨房里,他化身执着的美食探索者,从研究有机食材到亲手培育作物,在春种秋收中体味着自然的馈赠;闲暇时,他又成为生活的艺术家,用定格动画将平凡日常编织成妙趣横生的视觉故事,在社交平台上与更多人分享快乐。这些看似寻常的爱好,却折射出他独特的生活智慧——懂得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依然保持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感知与热忱追求——他是一个非常少见的“森系男孩”。
我们引导他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与现代营养学相结合,创作了独具匠心的“节气养生菜谱”视觉展板;支持他用定格动画这一富有创意的形式,记录并分享每一次充满想象力的烹饪实验;更协助他构建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认知体系——通过菜市场调研获取第一手数据,在农业实验室开展专业研究,并深入葡萄园等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这些自然而然的成长轨迹,恰恰完美展现了他对植物种植和农学的真挚热爱与独特见解。
在指导Rain规划升学道路时,我逐渐发现这个看似随和的年轻人内心有着自己的坚持。对于未能真正理解其意义的事物,他会表现出一种审慎的迟疑,这种特质在旁人眼中或许显得”固执",但恰恰体现了他独立思考的能力。当我们调整工作方式,确保每个环节都经过充分沟通并达成共识后,我们的合作也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
高二那年,我们共同发掘的“校园堆肥”项目成为Rain成长的重要转折点。这个将厨余垃圾转化为宝贵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完美契合了他的环保理念。令我惊喜的是,他不仅将学校闲置菜地改造成能完善堆肥的实验基地,更主动跨出舒适区,以唯一高中生身份参加了中国堆肥技术研讨会。在会上,他与专家学者就农业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平等对话,展现出超越年龄的专业素养与思辨能力。这个项目生动诠释:当学生的内在热情被真正点燃时,会迸发出怎样惊人的能量。
文书
文书创作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挑战?
Rain的文书创作过程堪称典范,这源于三个关键特质:清晰的自我定位、坚定的价值追求,以及出色的叙事能力。当同龄人还在素材选择中徘徊时,他已经敏锐地把握住校园堆肥这个最具代表性的故事——这不仅是活动列表中的一项,更是他价值观的具象化呈现。
对于Rain来说,“校园堆肥”超越了一个普通环保项目的意义,成为了凝聚校园共同价值的纽带。他成功带动了师生员工跨越年龄与身份的差异,携手将可持续理念转化为日常实践:食堂阿姨会主动分类厨余,理科老师带着学生监测堆肥数据,就连校长也时常来实验基地了解进展。这个让废弃焕发新生的项目,不仅构建了更健康的校园生态,更孕育出一个互学共进的环保社群。正是这份将环保理想转化为社区行动的领导力,以及其中展现的人文关怀,最终成为他主文书最动人的篇章——因为这不仅是一个项目成果的汇报,更是一个年轻人如何用行动影响周围世界的成长见证。
寄语
最想对Rain同学说的一段话:
你的申请之路之所以顺利,正因为每一步都扎根于真实的自我。当其他同学为包装经历而焦虑时,你早已在堆肥箱旁、在菜园里、在研讨会上,用行动书写着自己的故事。这种不刻意迎合、专注自我成长的定力,让你在千篇一律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未来无论走向何方,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这份纯粹——对知识的好奇、对生活的热忱、对改变的勇气。记住,世界永远需要像你这样既能脚踏实地研究堆肥技术,又能仰望星空思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者。期待你在大学继续播种理想,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