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贺岁档等到国庆档,万众期待的《夺冠》(原名:《中国女排》)终于提档上映了。
女排早就超越了一项体育运动,它所孕育的“女排精神”已然成为时代的标签与烙印。而作为最能代表中国女排的灵魂人物——郎平——也从“铁榔头”成长为了“最佳教练”。
很多观影者感动于影片所描绘的时代更迭和诠释的女排精神,其实郎平的教育方式也让人触动和深思。
成绩不是唯一
认识自己更为重要
“今天就练到这儿,去谈恋爱吧!”
相信很多已经看过影片的人对这句话和镜头都记忆犹新。郎平的加入带给球队的不止是管理和训练模式上的变革,更是观念上的革新。训练不再是一味“打碎牙往肚里吞”的使“蛮劲”,她关注排球技能提升的同时,更关注每个“人”本身。
她不止一次的问队员“你打排球为了什么”。
“为了爸妈”
“为了爸妈,那你就打不好球”
“为了成为你”
“那你就搞错了你不用成为我,你只要成为你自己”
郎平作为教练不局限在教授技巧,她更希望女排姑娘们能去寻找自我的价值。排球不是运动员的全部,成为更好的自己更为重要。“我希望我的队员不只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还是优秀的人。”一名优秀的;排球运动员她的赛场可能只是18*9的运动场,而一个优秀的人她拥有更广阔的舞台。郎平挣脱传统教练的思维束缚,输赢不是不重要,特别是在奥运会的赛场上,所有人都背负着国家荣誉的重担,但输赢之外,享受体育的本身才是真正的意义。
“放开了打、豁出去打,打出自己的排球,好好享受体育的本身。”这句话振聋发聩,其实也在敲打着很多家长。很多家长把学习视同体育竞技,希望孩子能争夺个一二三出来。让孩子背着分数的枷锁,用分数来衡量孩子的能力和价值,忽略了对孩子兴趣和个性的培养,最后可能让孩子染上“空心病”,他们也许能够获得世俗的成就,但内心无法富足。一个“完整的人”,不是只有成绩这一项光环。和孩子一起去学习“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真正悟到“学习不是为了父母”,才能寻找到学习和生活真正的乐趣和意义,也许能激发孩子更大的潜能成就不一样的价值。
丢掉“冠军”的包袱,"夺冠"真正的意义,不在于让孩子比出个你强他弱,而是不断突破自我变不可能为可能。
不要操之过急
焦虑解决不了任何事
郎平再次接手国家队的时候,这只队伍已经从当年“五连冠”的神坛跌落到“二流队伍”,和国际强队早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青黄不接、模式陈旧,郎平可以说顶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扛起这只队伍。
即便如此,郎平也没有急于让队伍夺回个冠军证明实力。特别任教初期,她带领队伍屡败屡战,外界的质疑声此起彼伏,让她更换训练方式让她替换比赛阵容,但她不为所动,甚至说到“还可以再输几场”。
而在女排绝地反击的里约奥运会赛场,其实最初女排也是接连被压制,赛场上的气氛一度很紧张。但面对中场休息的姑娘们,郎平总是平和地对她们说“很好,很棒,就这样打”,“没关系,我们还有机会”,“要放开去打,不要留下后悔,要像老虎一样一分一分的去咬住”……她没有去责怪她们的比分落后,而是耐心的指导和调整,也没有去施压,而是鼓励队员重整旗鼓。
她不着急吗?不是的,她在场上走来走去,她催促着技术人员加速分析对手数据,但是她总是控制情绪把沉着的一面留给队员。
这一点,家长能做到吗?现在很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稍落后点别人的孩子,就会深陷在焦虑的漩涡里。孩子被推着向前,小跑加速度般的前进,偶有减速的时候,家长就可能控制不住焦虑蔓延。其实,情绪是会传染的。当家长的情绪传播给孩子,也会让孩子感到紧张和焦虑不安,陷入情绪的沼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能和成长的节奏,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家长不要过分焦虑,不要去做孩子成长道路的指挥家和裁判员,那颗“排球”始终是握在孩子自己手上的,做一个“郎平”般的教练和拉拉队员,给孩子适时的指导和鼓励,也许他不能“趁早”成名,但他手上的球会打出属于他自己的弧度,开辟出属于他的赛场。
“我和你们在一起”。里约奥约会与巴西“生死一战”前郎平这样对队员们说。家长也该如此,做孩子坚强的后盾。“最好的教育是和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