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可以不靠服装、不借道具,仅凭自己的演绎,就让观众相信他是哈利·波特、是朱迪警官,甚至是一个“隐身”的灵魂——这就是表演性演讲的魔力。
继2025第一期表演性演讲线下公益workshop之后,第二期workshop也在上周末圆满落幕!这一次,孩子们带着剧本走上舞台,用身体、声音和情感去塑造角色、演绎故事。
01
从“看懂”到“会演”
“妈妈!你为什么不理我?”
在Paul和Kit教练的课堂上,许多孩子第一次感受到了表演性演讲的力量。视频中,一位在车祸中离世的女孩,努力想要与妈妈说话,妈妈却听不到她的任何声音。短短几分钟的片段,却让孩子们悄然沉默——他们发现,一个人的声音和身体,也能承载多个角色、复杂情绪和完整叙事;他们开始理解,表演性演讲不只是台词背诵,它是创造,是表达,是连接,是对情感的真切呈现。
正是这些触动和领悟,帮助孩子们自然过渡到更深层次的学习中——从角色分析与演绎,到姿势与动作的呈现,每一步都在为他们搭建起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02
从“写好”到“演对”
为什么我的表演总是不够打动人?
Zagrya教练像一位敏锐的“剧本医生”,一眼就看出每位学员作品的“症结”所在:
“你的故事很棒,但开头缺少一个让人‘哇哦’的悬念钩子!”
“这个角色如果加上一点标志性的小动作,马上就会活起来!”
……
更重要的,是“对症下药”。在角色训练环节,Zagrya教练化身“美猴王”,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目光如炬,,用肢体和神情带动全场。她借此引导学生思考:每一个角色,都应具备一个心理特征(比如顽皮)和一个肢体特征(比如敏捷),从而让角色从纸面“活”到舞台。
03
从“练习”到“上台”
写得动人,是表达的基础;演得真实,是感染的开始。
在Kate教练和Leo教练的教室里,《哈利·波特》《疯狂动物城》轮番上演!不管是念错咒语的罗恩、一点就通的赫敏、一本正经的哈利,还是腰板笔直的朱迪、嬉皮笑脸的尼克、满脸严肃却说话“龟速”的树懒闪电——孩子们不停变换动作、语调和表情,把一个个熟悉的角色搬上舞台,演得投入,玩得尽兴,让课堂逐渐成为一个小小剧场。
在教练们的一对一指导下,孩子们进步神速,学会通过走位、调动肢体、控制语速与音量、角色切换技巧,让舞台上的每一分钟都富有节奏感与生命力:“不是演得像,而是让观众相信你‘是’。”
在一次次的练习中,孩子们逐渐积累起表达的勇气,他们或许还不完美,甚至略显青涩,但这正是workshop的意义——帮助他们在“被允许试错”的空间中,勇敢尝试、自由成长。
2024-25 WSDA春季赛上海线下区域活动表演性演讲比赛开赛在即,教练们也为大家送上了暖心寄语——
登台之路或许有些紧张、有些挑战,但正是在一次次的练习与上场中,你们逐渐找到了表达的勇气与乐趣。无论你是第一次参赛,还是已经有了不少经验,这些来自教练们的建议与鼓励,或许会为你增添一份信心与力量——比赛在即,愿你们带着这份勇气和热爱,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