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暑假的夏天,潘锦安与英倍结缘。他在开课前一天来到英倍校区,发现班级同学的名牌都摆好在教室里,“看起来压力挺大的!于是我就把自己的名牌放在了老师前面的位置!上课第一天就遇见了(在英倍最喜欢的老师)Gabriel的课!这位老师“进来一句(多余的)话都不说,先用英文来个自我介绍。”
跟着Gabriel老师,他学到了严密的逻辑, 文法也深深烙印在脑海里,最后取得了SAT1510的满意成绩。相对于偏向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托福,SAT考试难度更高,需要更多时间积累。在SAT考试中,不管是阅读理解、写作、演讲还是做数理题,都是靠逻辑在底层支撑。只有逻辑严密通畅,阅读才能理解对、写作才能说服别人、演讲才有人听、数理题才能得到正确佐证。不仅是标化考试,潘同学在学术课程和课外活动中,都非常重视“逻辑”。
潘同学和Gabriel老师
爱好广泛的潘同学在高中前期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去探索兴趣,去欧洲科考、参加夏校……试图从各式课外活动中,寻找关于自己未来专业的踪迹。
在Pioneer夏校项目中,教授们来自TOP30不同大学,项目要求同学们独立完成一篇论文,没有其它成员协助,但在这个过程中教授会一直帮助学生完成。在这个项目里潘锦安由UCB教授带领,学习会计等其他课程。
虽然提前感受到了写paper的痛苦,但他还是推荐大家在高中的暑假尽量去参加夏校活动,提升学术水平,培养修读大学所需要的软实力。也正是这份痛并快乐的经历,让他下定决心将数学和经济作为本科专业。
潘同学曾连续参加两年USAD(美国学术十项全能(United States Academic Decathlon), USAD竞赛包含十个科目,他分配到了数学和经济这两科,并拿到了USAD 2020年的数学金牌。在自学的过程中,他越来越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在他看来,数学能把他感兴趣的东西都连接起来,而经济学则像是一个工具,能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除了USAD之外,潘同学还有另一项投入极大热情的课外活动:模联会议。
模联的英文会场既能发挥出潘同学的英语优势,同时也能精进他的英语能力。在会议中,他对国际政治和社会热点不断增加新的认识。在多次参加模联之后,他从一位代表变成了学术指导,去指导别人如何参会,后来在担任社长的同时,他也做过会议的主办方。他说,想要把模联社团在天一中学继续传承下去。
高中几年,好像一个完整的棋盘,走好每一步都需要合理的规划,每一步都会对最终的申请结果产生影响。回想起自己在高中时期因为兴趣广泛又缺乏规划,做了很多的种种尝试,潘同学承认,对于自己的课外活动缺乏明确的主线去和申请专业匹配,他感到遗憾。因此他也建议大家在探索自身兴趣之后,尽早确定专业并去为此筹备活动,少走弯路。
目前,潘同学即将以新生的身份,前往纽约大学的Gallatin学院进行学习。
作为一名在中国接受过多年传统教育的国际学生,潘锦安被Gallatin学院的个性化学习所吸引,Gallatin是⼀个⾮常具有纽⼤⼈⽂特⾊的、以学生自主设计专业著称的文理学院。
学生可以在Gallatin以及NYU众多其他院校中较为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专业,但并非完全不受限。该学院提倡将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兴趣有机结合,而不是单纯“做加法”。
潘同学和英倍督导
免费留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