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四大课程体系
同一个国家,不同的教育
在不同的美国大学上学,培养体系可是天差地别!有的学校应修习的课程门数(或最低学分数)都有严格规定,有的学校对学生们要读的名著严格挑选....每一种课程体系都是别有特色的一种培养方式。
美国大学本科课程设置主要可以分为四种模式:
分布必修型课程体系(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
核心课程体系(Core Curriculum)
开放课程体系(Open Curriculum)
名著课程体系(Great Books Program/Curriculum)
分布必修型课程体系
PART/ 01
分布必修型课程(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是目前美国最广泛的课程设置模式,据美国学院与大学协会统计(AAC&U),约有70%的美国大学采用这种模式。
一般分布必修型课程设置模式包括分布必修课程、主修课程和辅修课程。
必修课程对实现通识教育十分重要,分布于某几个学科领域,一般占课程总数的1/4或1/3;
主修课程是学生在某个学科领域必须修习的课程,占课程总数的1/3;
辅修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的课程,一般占课程总数的1/5。
这种课程模式属于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必修课程保证学生们对知识面广度的涉猎,主修课程保证学生们对自己专业的专精,辅修兼顾爱好和兴趣。
代表学校: 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巴纳德学院、康奈尔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等。
耶鲁大学的课程模式
1828年,在杰里迈亚·戴校长的领导下,耶鲁大学发表了著名的《耶鲁报告》,此项报告为分布必修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也在当时引领了美国的教育方向。
《耶鲁报告》极力肯定以古典学科为主的人文教育的重要价值而排斥科学的实用教育,声称“没有什么东西比好的理论更为实际,没有什么东西比人文教育更为有用,大学里为本科生所开设的教学课程不包括职业学,专门化必须晚一点开始……心智的训练会使学生更具对社会的责任感”。
《耶鲁报告》的发表对美国高等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世纪初期,德国的学习自由对美国的影响相当深刻,美国大学不仅接受了学习自由的理念,而且第一次通过创立选修制和学分制使学习自由制度化。
耶鲁非常重视本科教育,因此耶鲁学院是耶鲁的教育核心,所有的教授都开设了本科生的课程。每年有65个以上的系和项目为本科生提供超过2,000门课程,其中许多课都是由耶鲁最优秀的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科学家、工程师、数学家、美术家、作曲家、诗人和社会学家开设的,学术气氛极其友好活跃。
耶鲁要求学生的学习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有深度,即学生要学习专业课;有广度,即学生要进行3个领域(即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3种技能(写作、定量推理、外语)的学习。耶鲁Yale为学生提供了80种专业课、53种外语课。
在耶鲁,入门级的课程通常是一些大型讲座,还有一些由研究生主持的小型讨论课。有些课程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比如John Gaddis教授的冷战史,看上去就像是一场演出。
高级别的研讨课程通常是小班式的,而且为数众多。高年级学生不必担心选不到自己喜欢的课。完全可以满足学生们对专项领域知识的学习和培养规划。
核心课程体系
PART/ 02
核心课程体系(Core Curriculum)综合了传统独立学科中的基本内容,面向所有学生提供共同的一套知识背景,要花费学生差不多一学年的时间完成。它包括:一组专为全校学生接受通识教育而设置的核心课程;一组主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任课教师多为来自不同系科、学术基础深厚的优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与研讨课并重。
核心课程体系和分布必修型课程体系的区别在于,分布必修课程体系多数必修课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入门课,而核心课程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所以核心课程多以某一社会问题或者学科问题为基础、多学科交叉为组织形式。
代表学校: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纽约大学等
哥伦比亚大学的课程模式
哥伦比亚大学对自身学科的平衡性颇为自豪,它在教育上的最大特点是所谓的核心课程组(Core Curriculum),即一组无论哪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上的课程,这是通才教育的典型特征。哥伦比亚大学强调,学习这些课程的目的是学会如何思考,而不只是接受具体的知识。哥伦比亚大学设置的核心课程已有近百年历史,今天已经有很多大学都在采用这种教育方法,但是哥伦比亚大学很自豪它是最早开始强调这种通才教育的重要性的,并且在一个世纪里严格实行。当然,核心课程的设置也会与时俱进,现在这组核心课程包括9门课,加上体育。这些课集中在以下6个方面:
当代文明(Contemporary Civilization)
文学人文(Literature Humanities)
大学写作(UniversityWriting)
艺术人文(Art Humanities)
音乐人文(Music Humanities)
科学前沿(Frontiers of Science)
核心课程大约会占去学生 1/3 习时间,余下时间学生们就可以自由选课。
开放课程体系
PART/ 03
美国大学的“开放式课程”奉行的是自由教育的理念,主张并鼓励学生在本科阶段可以尽可能探索更多的专业领域,这种课程体系几乎没有硬性规定学生必须选择哪些课程,学生可以选择任何自己想学或者感兴趣的领域。
但是,开放性课程并不意味着没有学分的要求,一些开放式课程的大学会让学生提供一份关于学业的提案或论文,学生还需要选择专业方向并申报,如果不达到专业的最低要求,也是无法毕业的。
代表学校:布朗大学、阿默斯特学院、维克森林大学、罗切斯特大学、维思大学、史密斯学院等
布朗大学的课程模式
50年来,布朗大学一直鼓励学生走一条与传统大学截然不同的道路: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发展个性化的学习课程。
布朗称学生是“他们自己教育的规划师”。
它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方法,让学习者在设计自己的学术蓝图时发挥动手的作用。
早在19世纪中期,布朗的第四任校长Francis Wayland就提出,接受高等教育的每一位学生应该有“学习他想学习的、所有他想学习的、只学习他想学习的” 这种学术自由。"Study what he chose, all that he chose, and nothing but what he chose," 这就是Open Curriculum 所遵从的理念。
开放课程Open Curriculum鼓励大家探索不同领域,同时也给予追求精钻的学生最大的理解和支持。杨绛先生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出处去就,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由自己抉择,我只能陈说我的道理,不该干预。”这样的精神是布朗一直遵循并维护的。
几经发展,布朗大学对学生的毕业要求则是:
1.修满30门课程,上限为40门。(注:布朗所有课程均为4学分,没有大小课之分)
2.至少满足一个文科学士(Bachelor of Arts)或者理科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的课程系列要求,一般在10-18门。布朗只有major(主修),没有minor(副修)。
3. 大学期间至少上两门写作。
4. 最少8个学期才可以毕业。
具体学什么,以什么顺序学,怎么学,学校不做要求。所谓的 “open”,可以直译为“不限制”。学生在满足某一个专业的最低要求后,便可以随意选择十几甚至二十几门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因为布朗的本科只有一个college(文理学院),所以选课没有任何院系的限制。
名著课程体系
PART/ 04
也称“巨著课程”(Great Book), 更接近于古希腊时期的贵族教育,主张学生具有渊博的学识。
名著课程体系对学生没有主修要求,只为学生设计了一套必读的名著教材,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哲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到自然科学、艺术、宗教全覆盖。作者也都是闻名世界的大家,如柏拉图、爱因斯坦、弗洛伊德、黑格尔、马克思等等。
虽然实行范围比较小,但是名著课程作为一种崇尚精神追求的课程模式,也赢得了一些大学的青睐。除了最具代表性的圣约翰学院外,美国许多大学的课程中也包含此类课程体系,例如:圣母大学的“Program of Liberal Studies”、波士顿学院的“Perspectives Program”以及圣奥拉夫学院的“Conversation”项目等等。
代表学校:圣约翰学院
圣约翰学院的课程模式
圣约翰学院自1937年起开始采用名著课程体系,是目前美国少有的全面实行该体系的大学。
圣约翰学院的学生,大学四年将被百余位名家的二百多部著作包围,包括文学作品、学术著作以及学术论文等。
一年级学生以学习古希腊名著为主;二年级学生则主要研读古罗马、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著作;三年级学生主要研读16世纪和17世纪的思想家的著作;到了四年级,就集中于18、19世纪以及当代一些名家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