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A的全称是Grade Point Average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校内平均成绩点数(绩点)。高中阶段,我们可以简单把GPA当成校内平时成绩的代名词。我们的学生切换到国际教育体系后,必须要适应的一件事就是过程性评价(GPA)。开学之后,每学期的每一门课的最终成绩评定不再是公立教育体系中的“一考定乾坤”,而是出勤率、作业情况、平时测验小考、期中大考、期末大考等成绩的综合占比累计评定。
由于美高是4年,但是国内高中通常只有3年,所以我们在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要提交初三年级成绩作为补充。我们高三就进入申请季阶段,所以同学们只有2年的升学准备期。在这2年时间中,除了GPA要保持最优,还要考出优秀的标化成绩,并且做出符合孩子申请人设和未来发展的优质课外活动,所以实际上时间很紧张。GPA这项马拉松式的长期学术指标是这两年的重中之重,少有学生能达到目标,拿到全A*成绩。
以终为始,我们从未来申请大学的角度来看GPA都是学术能力的考察重点。
美国实施的是通识教育,更注重学生全面性发展。既看硬实力,又看软实力。硬实力主要考察高中GPA成绩和外部统考分数、标化,软实力主要考察课外活动中是否体现个性化特点,思想深度,团队合作精神,领导力,视野开阔度等。
英国实行专识教育,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硬实力也是学术能力,要考察全球统考考试成绩(优秀的GPA是外部大考成绩良好的保证)和标化,软实力指的是学生在专业上的深度探索和思考。申请英国大学是大考成绩+预估分的成绩提交模式,如果平时成绩弱,学校给的预估可想而知,低预估成绩会直接影响大学申请。
而且,现阶段多数同学都为了更高的上岸率,而选择增加出口-- 英美双申,或多国联申的同学会有更多可能性,优秀的GPA成绩,才能出口会更宽。
初入国际赛道的很多家长和同学焦虑来源于转轨后的未知的变化与困难。学习语言的转变和授课方式的转变,评价体系的转变都会让同学们应接不暇。
1、考核方式转变
从唯分数结果导向转化到过程性评价体系。从前喜欢平时随心所欲,期末突击冲刺的同学格外需要注意,从现在开始需要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要把功夫用在平时,认真对待每一门学科的每一项任务。
2、学习语言转变
教学环境从中文变成了英文。同学们需要在英文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要全面的快速提升,适应国际课程。这并不意味着只补习托福,还要多阅读英文原著,每年我们会根据学生的情况推荐他做分层阅读,方便同学们更好适应上课时的情境。语言是一定会制约同学们的上课学习状态的,早日攻破语言关的学生肯定能更好适应课堂。
3、授课方式变化
从中式填鸭式教学变化为外教的引导式教育。很多同学初入国际部都会反馈自己很崩溃,国际部老师的授课方式跟初中完全不一样,他们以引导学生为主,甚至上课不一定按照教材的内容和顺序讲。外教们提倡的是“课前预习,课上讨论,课后探究式学习”。所以很多学生会不适应此种授课方式,课前准备不足,课上稀里糊涂,课后发现作业脱节,考试脱节。并不是外教上课水,而是同学们还没有适应这种授课方式。国外大学的教授们授课方式也正是如此,在高中三年提前适应这种授课模式,是对未来学业生活的铺垫。
1、GPA的规则和构成
我们知道有学生,第一学期期末考了100分结果总评成绩拿了个B。原因就是他本身是个学霸,觉得上课知识挺简单的,平时随便学一下期末冲刺肯定高分,结果拿到成绩单才发现期末成绩只占比30%。在学期初大家就需要了解课程的GPA构成和占比,为整个学期的学习做规划。
2、跟踪成绩进展情况
我们知道GPA是过程性评价,所以必需关注和及时跟进过程,才能确保高GPA。及时地跟踪学校提供的成绩记录系统,避免错过阶段成绩的最佳修正期或者弥补期。在发现阶段学习有问题时,需及时采取措施,提高成绩,保持GPA全A。每次升学面谈,我们会看GPA成绩的波动然后一起分析,平时成绩起落的原因,及时找到解决方法。
3、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这是冲刺型选手的致命伤,习惯了期末发力的学生一定要改变学习习惯。提前预习,课后复习,这样才能在课上集中精力提高吸收效率,更好地在课上和老师互动寻求帮助解决关键问题。
4、时间管理能力
我们的学生通常在同一时间需要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会感觉到错乱和没有头绪,他们不知道如何做任务优先级排序,如何合理利用碎片时间。所以,导致低效又拖拉。一些很精干的家长会帮助同学做时间规划表格要求同学执行,但是青春期逆反,面对没有被同学认同的计划表,同学直接躺平。我们往往是带着同学们一起做时间管理的,首先让他记录时间,寻找自己时间浪费在哪里,然后先让他做to do list,再慢慢过度到时间颗粒度比较细的weekly plan,这样是同学们自己做的计划,自己认同的时间安排,会执行度很高,而且我们会定期复盘,效果很好!
5、与老师积极主动正向沟通
与外教沟通是同学们的一个小难点,中式教育下的同学们习惯了老师的权威性,会有些害怕和老师沟通。也有一些学生会担心自己用英文没有办法说清楚自己的想法,所以拒绝主动和老师沟通。而和老师正向沟通,增进他对自己的了解,是将来获得老师推荐信的最佳途径。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同学们独立自主鼓励学生和老师沟通,家长们无论多着急,都不要尝试抛开学生自己去和老师沟通,在现阶段我们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家长只会越帮越忙。
6、项目选课
课程选的好不好直接影响GPA高低。完全凭自己的兴趣盲选一片很难的课,结果挑战失败,最后GPA出现了瑕疵。这对后续的升学是有很大影响的。
1、摸底分班考要不要挑战更高难度的班型?
建议是发挥自己应有水平,在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班级中进行学习。不匹配的班型对保持优秀GPA的要求偏高,对学生的挑战难度比较高。在申请阶段,同一高中不管是何种班型,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保持高GPA才是拉开差距的重点。
2、想申请港、新地区大学,也要保持高GPA?
申请新加坡、香港等方向其实是更卷竞争压力更大的。因为咱们学生能看得上眼的新加坡和香港地区的大学只有头部的一两所,那么在选择少的情况下,竞争会更激烈。任何学校对学术能力都是有考察要求的,GPA是最核心的重中之重。现在很卷的阶段,建议大家是保持高GPA,将来转轨申请也能把路走更宽。
3、必须校外补课才能出成绩吗?
分不一样的学生,需要补习的学生所需课程内容也是不同的。
在国外有过生活经验,读过很多英文原著的学生,Ta的托福和SAT/ACT没怎么经过培训首考就出分,自然是不需要补习,因为Ta的英文能力和学习能力已经很好了。
但是一些同学可能跟上校内的上课节奏都困难,如果不及时寻求外界帮助,要同学自己克服学习困难实在是太耗费时间也太拖累校内成绩了,我们满打满算只有2年的升学准备时间,一定要明确目标,集中力量,在出现学习问题时,匹配最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难题。
4、申请大学一定要有硬核竞赛吗?
我们有带过一个拿了一手硬核竞赛奖项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的学霸理工男,也有今年申请到杜克大学,虽无竞赛,但是一个热心做公益执着乡村教育的梦想家。硬核竞赛和科研项目,都是为了证明我们的学生有锲而不舍的学术探索精神和强劲的学术能力,以及对某一感兴趣的方向的学术热情。具体学生该选择做什么样的学术活动,走什么样的路线,需要根据学生情况个性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