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学员专访,小编邀请到了广西女孩李敏瑞(Lisa)与我们分享她机缘巧合之下,在周围演讲与辩论的氛围并不浓厚的情况下,走上并宛如宿命般深深爱上演讲与辩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跟随小编视角,来看看这位能量满满的女孩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如何做到演讲辩论两手抓,一路勇闯世界舞台,进入第38届斯坦福邀请赛演讲Novice组半决赛!
个人主要荣誉
2024第38届斯坦福邀请赛演讲Novice组Semifinals
2024 WSDA冬季综合学术营原创演讲高中组亚
2024 BPA商业全能挑战赛初级站个人区域金奖
2023 WSDA全国总决赛公共论坛式辩论初中组八强&优秀辩手
2023 WSDA冬季冠军邀请赛公共论坛式辩论初中组季军&优秀辩手
2022年雅思考试(IELTS)8分
2021 WSDA中国公共论坛式辩论线上联赛初中新手组季军 优秀辩手
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青少年英语辩论赛小学组八强、最佳辩手
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青少年英语学术写作大赛卓越奖(小学组十强)
2019年“希望中国”英文戏剧中英双语文化达人获全国一等奖
2018年英语演讲与辩论五项展评全国总展评“五项综合”总亚军,主持组冠军、面试组冠军、演讲组亚军、辩论组亚军、写作组二等奖
2018年CCTV中学生频道“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广西特等奖、全国二等奖
2017年第十五届”21世纪·新东方杯”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广西冠军、全国二等奖
PART.01
从辩论到演讲
Q:一直以来都执着于辩论,怎么突然想尝试演讲了?
不同于大部分的多个项目参赛者从演讲走到辩论的经历,Lisa的这种从辩论转战演讲的故事情节还是较为独特的。“我觉得这个还要从我上个暑假的经历说起。那个暑假期间,我和我的队友一起参加了WSDA的国赛,所有的参赛者都可以在现场观看原创演讲高中组的决赛。决赛选手们的演讲主题很丰富,有讲中美教育体制的,也有讲男女平权的……当时,听完他们激情澎湃的演讲,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一种内心被触动的感觉,这种感觉是辩论所没有的。这让我突然也很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然后用我的语言去打动别人。”也许就是这一瞬间的触动,在这个常常保持理性的辩论女孩的心里种下了演讲的种子,让她也想借助这个舞台,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向世界传达她的声音。
“当然,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因素啦。因为我的队友和我一样,也是公立学校的学生。她现在正在面临着中考大关,所以暂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投身到辩论的备赛之中了。但我不想停下在这条路上向前探索的脚步,这也是我转战演讲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每一个演讲或辩论的参赛者而言,在这条道路上的成功绝不是一时兴起后的一蹴而就。只有保持攀登的姿态和思辨的状态,才能不断接近山巅。
Q:比较参加演讲和辩论这两个活动的经历与感受,它们有什么不同的侧重点?又给你带来了怎样不同的收获呢?
Lisa对辩论的理解可以用她的一句话来阐释:“我觉得辩论更多的是对事实的论述,是一种基于事实的说服别人的艺术。他更考验与锻炼的是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对资料的搜集和分析能力,还有随机应变的能力。”的确,我们在辩论场上的一言一行并不是很关乎在你自身的价值体系里,你真正在乎的、相信的是什么。你所要做的,就是时刻保持理性,站在你所代表的立场上,用缜密的逻辑、绝对的事实和精确的数据去说话。
基于辩论的这一特质,Lisa认为,辩论给她带来的主要收获可以被总结为两点:思辨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辩论对于思辨能力的极大锻炼是常常被教练和辩手们提到的,而Lisa也在这个问题上发表了相似的观点:“在辩论的备赛过程中,我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某一方的观点,而是要站在双方的角度分别去剖析一个辩题。站在辩论场上,我们也不仅需要输出己方的论点,还需要对对方可能做出的回应进行预判,以此来更好的制定我们回击的内容与战术。这种纯理性的思维方式,对我们的思辨能力是一个极大的提升。它可以教会我们用一种更辩证的思维去分析生活中遇到的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速、准确的看到各个事物所具有的多面性。”而关于随机应变能力,Lisa则说道:“因为在辩论场上,crossfire、rebuttal speech、还有final focus这些环节都是需要即兴发挥的。一场场辩论赛积累的经验教会了我如何在情况瞬息万变的辩论场上尽量保持镇定,继续用富有逻辑的语言去反驳对方的观点。我相信这种能力在未来,当我需要面对和解决各种突发状况时是非常有用的。”
如果说辩论是贯穿着理性思维的头脑风暴,那么演讲对于Lisa而言就更像是感性思维激发的个人情感表达。“Original Oratory所强调的点之一,就是演讲内容的原创性,而且它也不像辩论那样,会有一个固定需要去讨论的辩题——所以它的选材是高度自由的,我可以去讲任何我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它不像辩论一样,需要过多学术性极强的数据的堆砌,而是需要我们更多的结合自己的经历,去挖掘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的心声。”也许,原创演讲的魅力就在此体现——它展现的是演讲者更为真实的内心世界,它需要演讲者用自己的信念感与热情,把自己所信奉的、想呼吁的东西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传达给更多的人。
可能正如Lisa自己所说,演讲能让她的内心在许多个瞬间被深深触动吧,当谈到演讲的收获时,Lisa一贯理性的语言表达风格也变得柔软而感性:“我想,演讲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应该是,写原创演讲稿的需求总能提醒我在忙碌的学习之余也不要忘了去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发掘生活中值得被探讨的事。”在一番感慨后,停顿了片刻,Lisa的思绪很快的被拉回了理性的部分:“当然,演讲还有一点,它非常锻炼人的语言感染力和舞台表现力。当你越来越多次的站上越来越大的舞台,面对台下越来越多的听众,我们就能逐渐卸下身上最初的拘谨与包袱,学会更自如的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想,未来,不论我们所处什么场合,将要面对的听众是谁,自信的表达和大方的姿态一定是我们每个人都将终身受益的财富。
PART.02
WSDA昆山学术冬令营
Q:能分享一下这次参加WSDA昆山学术冬令营的体验和收获吗?
“这次冬令营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极为深刻的,也真的让我感觉收获颇丰。严格意义上来说,我这次是零基础学习原创演讲。而经过了冬令营短短七天的培训后,我居然能一路过关斩将,闯入斯坦福邀请赛的半决赛。这于我而言真的是意料之外的惊喜与收获!”Lisa的话中难掩她对WSDA昆山学术冬令营的喜爱与感激,还有她在付出与努力之后终得回报的欣喜。“营地的学习生活是十分紧凑而充实的。每天早上都会有Lecture,给我们介绍关于演讲和比赛的基础知识与技巧。因为我是要去参加斯坦福邀请赛的,所以除了Lecture,我们每天还会有一节专门的课,让我和其他同样参加斯坦福邀请赛的小伙伴们一起练习,做一些与斯坦福邀请赛紧密相关的培训与练习。而到营地的后期,大家的演讲稿都出具雏形,营地的老师们就会与我们共同商讨、打磨演讲稿,让它尽可能变得完美。”
而关于冬令营的老师们,Lisa则这样评价:“我接触到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擅长的地方。Leo老师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他常常会给我提供一些非常新颖的点子,然后用他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引导我对这些点子产生进一步的思考,或是启发我产生自己的新点子。他也常常会从宏观的角度对我的演讲稿提一些整体上的建议,包括结构、语言风格等。而Jenkins老师则是一个性格非常细腻的人。我最终的演讲稿是经过他字字句句的指点和修改的。在稿子成型的过程中,我因为超时要面临删减的问题,而自己写的稿子肯定‘手心手背都是肉’。当我陷入两难的纠结中时,也是他给我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建议,帮我渡过了这一难关。”Lisa的这番话也让我们了解到了跟随不同老师学习的好处——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教学侧重点,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给予学生帮助与指导。跟随不同的老师学习能增加我们知识来源的渠道,拓宽我们思维的广度,使我们更能冲破种种局限,获得全方位的提升。
老师富有经验的尊尊教诲能让我们更直接的获得知识与经验,而朋辈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样也能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班上的好几位同学也都是非常优秀的演讲者。我们每天一起学习,一起备赛,一起反反复复的推敲、修改我们的演讲稿;我们相互陪伴,相互鼓励,相互对他人的演讲提出真诚的批评与建议。也正是在这个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我的演讲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这七天的冬令营能教会同学们的,绝不仅仅只有课堂中的知识,更有面对困难时的坚持,站上舞台的勇气,以及志同道合的宝贵友谊。
PART.03
成功经验与心得
Q:能给更多与你一样热爱演讲与辩论,并想在这个领域获得更多成就的小伙伴们分享一些你的经验与心得吗?
“关于这一点,我真的有很多想说的。”从她亮闪闪的眼眸中,小编仿佛能看见,太多跌宕起伏的回忆与感慨在她心中澎湃。
01
坦然面对成败
只要是比赛,就会有输赢。在Lisa的眼中,演讲与辩论的经历教会她的第一课、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课,就是要学会坦然面对成败,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Lisa认为,尤其是对于年龄尚小的参赛者来说,他们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和逻辑思维方面本就存在相对而言的不完善,因此,遭受更多的失败本就是正常的。但加之他们处事心态的相对不成熟,就更容易因失败而倍受打击,陷入一种过于纠结某一次结果的执念与怪圈之中。“就拿我自己来举例吧。我也是从一名年龄较小的参赛者一路走来的。在我刚开始打辩论的前两年里,几乎打一场输一场,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尝到过胜利的甜头。起初,说不在意结果,不会因为失败而难过甚至是泄气,肯定是假的,不过好在,我和我的队友一直以来都能相互鼓励、相互安慰,以相对乐观的态度看待这件事儿,甚至常常拿一些我们打的比较‘臭’的比赛来调侃打趣儿。天长日久,我们面对成败的心态就坦然了许多。”
正如Lisa所说,结果固然重要,但我们更应该享受比赛的过程。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身心的投入每一场比赛,体会到演讲和辩论能够带给我们的除了胜利之外的真正乐趣。这个世界不乏在不同的领域被上帝偏爱的天才,但对于我们更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成功从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不要对自己丧失信心,要以一种相信自己肯定能行的积极态度去迎接每一场比赛,然后用一种尽力而为的乐观心态去接受每一种比赛的结果。花开终有时,在千锤百炼之后,我们终有一日会摘到属于自己的成功的硕果。
02
以内驱力为不竭的养料
“如果说对成败的坦然是我在接触辩论的初期学到的,那么有关内驱力的这一点,则是这一路走来我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到的”,Lisa回忆道,“对于已经参加了一段时间辩论的同学们来说,我觉得很可能出现的一个坎儿,就是在瓶颈期时的突然泄气。其实我和我的队友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的确,当一开始的新鲜劲儿散去,当我们真正开始深入了解这项活动后,我们都不可避免的将要去面临的是一大堆的难题:超出知识范围的辩题、反复练习后的枯燥感、和队友的磨合、不断变强的对手、难以平衡的课内学习和备赛时间……“我觉得这个时候仅仅靠外力肯定是不可行的——老师的教导、家长的鞭策这些固然重要,但这些在内驱力面前就相形见绌了。当然,我也特别感谢我的队友。正是因为不论发生什么,我们俩一直相互鼓励,相互陪伴,才一路走到了今天。”
谈到内驱力所带来的坚持,Lisa则说道:“不论路上遇到了什么挫折,不论周围又有多少人离开了这个舞台,我相信,‘Sun comes after the rainbow’(阳光总在风雨后)。只要我咬牙坚持下来,终有一日,我会成为这个赛场上最资深的选手!”听到这里,小编不禁为Lisa的坚定所震撼。也许这就是内驱力的力量——它有时甚至能超乎我们自己想象。它就像梦想的心脏,为我们的前行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与养料。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成功。
03
跳出常规,勤于思考,乐于挖掘
其实,对于“多思考”这一点,在讲述做几乎任何一件事的要诀时都会被提及。这虽说是老生常谈,但也的确是百谈不厌。从演讲和辩论这两个活动的角度来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更多思考和交流都是浮于表面的,往往只能触碰到事物较浅的层次。而这在演讲和辩论的学术要求面前是远远不够的,它们都要求我们能够尽可能的跳出常规,去挖掘事物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
对于辩论,Lisa分享道:“尤其是当你打了越来越多的比赛,去到了越来越高的舞台后,你会渐渐发现,大家在语言和辩论技巧上的差异已很难直接导致胜负。最终决定你输赢的,往往是某一个新颖的点子。但其实这些新颖的点子并不总是能突然间闯入你的大脑的,而是需要你日复一日的去学习、思考和积累。只有这样,你才能在你需要的时候熟练的调用这些知识,然后通过你自己的创新和对实际情况的结合,不断将其打磨成一个成熟的新的论点。”
而关于演讲,Lisa则认为:“要想完成一次出色的演讲,第一步就是选材,这也是很多同学卡壳最久的一步。当面临选题问题时,我们常常容易大脑空空,或是被束缚在一些诸如教育、平权等极为常见的题材中。”显然,对于一个出色的演讲者来说,对演讲主题的思考与创新是至关重要的,既要能避免枯燥的陈词滥调,又要能在不落俗套的同时引起大众的共鸣。对此,Lisa表示:“我们在选择演讲主题的时候,一定要避免思维的限制与固化。要善于跳出常规,从自己切身的所见所感出发,去发掘那些真正让自己有感触、有共鸣的东西。只有这样,你才能写出一篇真正有血有肉、发人深省的演讲稿。”
04
永远葆有驰骋疆场的魄力
“不论是演讲还是辩论,只要你站在舞台上,就一定要尽可能大方的展现自己,拿出自己的魄力来——就是那种‘冠军一定是我’的态度——这不是一种骄傲与自负,而是一种驰骋疆场的帅气与率性。”说到这一点时,Lisa的语气都明显变得高昂,让我仿佛看见了她一贯以来叱咤舞台、神采奕奕的样子。
的确,赛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影响因素不计其数。我们往往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所以我们所能做的最优解,就是卸下包袱,不要去考虑太多。在平日的学习与练习中,我们固然需要铭记“细节决定成败”。但既然已经站上舞台,就不要总是在乎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是否都完美的称心如意。正如Lisa说的:“在舞台上,我追求的是那种‘完全不在乎他人眼光’的忘我境界。我始终相信,在我的话音落下的瞬间,台下的所有人都会为我喝彩。每次比赛结束后,回过头来复盘时,你就会发现,这样的你,在舞台上所呈现出来的东西一定是最最惊艳的。”
听完Lisa的这番话,小编也想对Lisa、还有更多千千万万个和Lisa一样热爱演讲与辩论的你们说,在舞台上自信霸气的展示自我的你们,真的会发光!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脚下生风。不论站在多大的舞台上,不论台下有多少的评委和观众,这就是独属于你一人的战场!
PART.04
未来规划与期待
Q:能浅谈一下你对自己在演讲和辩论领域的未来规划与期待吗?
关于未来,Lisa表示:“不得不承认,由于我公立学校学业任务的限制,我在学期中很难腾出备赛的时间。但我一定会抓紧寒暑假的时间,尽可能多的去参加一些海内外的营地和比赛。由于我演讲初尝试的体验极佳,所以之后会继续参加一些演讲方面的赛事,而且我觉得创作和打磨演讲稿的过程是极为有趣和有意义的。当然我也肯定不会放弃辩论,我希望能在这两个领域同时走的更远。”除了对自身学习和备赛方面的规划,Lisa还希望能用自己的小小力量在学校里创立一个演讲与辩论社团,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演讲与辩论,感受到演讲与辩论的魅力,受益于这项活动能给一个人带来的蜕变。也许,促使更多的人用这种自发的社群建设行为和向外散发的能量场去吸引和聚集更多热爱演讲与辩论的灵魂,就是演讲和辩论领域的从业者们创办和组织各类演讲和辩论活动的极大意义所在。
热爱可排千难万阻,可抵岁月漫长。只要热爱的内驱力不灭,我们梦想征途上的脚步就不会停歇。正如Lisa的座右铭所说:“Be who you want to be, not what others want to see.”少年啊,你只管心怀梦想的向前走,去奔赴自己想要的人生,不用去迎合、去满足旁人的期待。因为路在自己的脚下!
"Be who you want to be, not what others want to se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