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农历春节前夕,武汉爆发大规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国人民纷纷用实际行动抗击疫情,防止其病毒进一步蔓延的危险。
Adam Saligman是一名演讲辩论教练。
在冠状肺炎病毒爆发之际,他正在哈萨克斯坦演讲与辩论协会(QSDA)举办的演讲辩论比赛现场。作为活动主办方,当他提到以后会和中国的演讲辩论协会(NSDA China)有很多交流的机会时,台下响起了反对的声音。
这也是这篇文章的缘由。在他看来,作为一名辩论教练,我们常常鼓励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敢说敢讲,但往往忽略了另一项宝贵的素养——即倾听。
他说:“在辩论中,说最多占40%,而听至少占60%。”只有我们认真的倾听对手在说什么,学会共情,才能更加理解对方观点背后价值观。
疫情蔓延下产生的排斥与敌意
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引发了人们对疾病、隔离、死亡和人群的恐惧。
当时时间周六上午,我们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举办年度第三届演讲与辩论比赛。在第一轮原创演讲赛开始之前,我向满脸热切的学生们提起加入NSDA中国的机会——这个项目提供国际合作、宝贵的跨文化体验以及参与更大型的海外比赛的机会。
房间里,大家的期待越来越高——我又提到,那些热情而经验丰富的中国辩手也有可能来到阿拉木图与我们比赛,与我们交朋友,向我们展现他们的实力和经验。
许多学生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情,他们好奇地举起手想要提问。这时,一个女孩夸张地摇了摇头,喃喃地说,“不!”
我问她有什么问题,她坚信哈萨克斯坦不应当欢迎任何中国学生。
作为比赛的组织方,我马上回答道,“目前中国的确爆发了疫情,但是你这种对问题一概而论,不欢迎某国人的行为是非常错误的。”
另一名学生道了一声“哦”,低下了头。
恐惧激发出人类至恶的一面
我相信这位女孩的反应,在世界范围内来说,并不是一个个例。
我们很难将这种行为笼统地概括为对或不对。但是,由于人们对“全球流行病”的恐惧,也清晰地揭示人性至恶的一面,尤其是当这“至恶的一面”是我们最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时。为了选择自我保护,而选择排斥共情。
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我们已经让恐惧和耸人听闻的报道压倒了我们的共情能力,因此,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要找到解决办法。
此时此刻,作为一名指导辩论十年的教练,我期望通过演讲和辩论找到解决办法,希望以一种国际化的视野来深刻理解由恐惧而引发敌意的危害,这是关键所在。而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恐惧无疑更加突出了理解这一危害的必要性。
辩论不仅是表达,更是倾听!
作为辩论教练,我需要确保学生理解辩论的价值和本质。
许多人在被问及什么是辩论时只会简单地说“辩论就是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者认为辩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仅仅表达自己的想法。
然而,这种定义是有毒的,因为它支持的是忽视共情作用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为了便于教学,我们将辩论简单定义为“有条理的对话”。这一定义将辩论确立为一种交流方式,意味着辩论不仅是要说,更重要的是要听。
我总是告诉学生在辩论中,说最多占40%,而听至少占60%。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学生认真倾听对方的观点,才能有效地理解对方、反驳对方。
所以,学生必须仔细倾听对手演讲中的观点,并做出针对性的回应,而不只是笼统地推论对手的观点为何站不住脚。
另一方面,听是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准备展现的。学生不仅要理解双方关于既定解决方案的论点,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双方的哲学价值(感谢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辩论!)和策略。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共情的关键不仅是“理解对方可能说的话”,也是怀着更高的责任感去内化对方的观点,感知这种观点背后合乎法理和情理的价值观。
阿拉木图当地的一所学校在官网上宣传自己的辩论俱乐部时用到了一句俄罗斯的流行语,翻译过来大致是“来吧,说出你的想法!”我知道这种思维方式和辩论方式非常普遍,但这是对辩论的一种常见误解——而且,这也威胁到了学生共情能力的发展。
当学生们认为辩论就是围绕着自己的观点展开时,他们低估了真正理解一个话题的潜在合法性的重要性,最终也低估了那些可能认同对方观点的人的人性和尊严。
共情能力也是未来青年领袖必备的核心素质之一!
辩论无关对错——在一场准备充分的辩论中,辩论双方都应该是对的。辩论即是理解价值和观念的冲突,让更多的世界观被人接受。在比赛之外,真正理解这一点的辩论学生无论在专业还是品格上都更为出众。
我曾在一所国际学校工作,带过两个辩论学生,他们持有截然相反的社会观念和政治观念,常常在以讨论为主的AP课堂上争锋相对。
这两个学生尽管有着迥然不同的价值观,却能够尊重彼此的人格(班上有些学生则倾向于对意见相反的人品头论足),将他(她)的观点与他(她)的尊严区分开来。
有句老话说学校教育的是未来的领袖——那么,确保这些领袖具有共情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教师最大的责任。
如果一个人仅仅怀着要“说出自己想法”的信念,他就摒弃了在彬彬有礼、条理清晰的有效话语中理解他人的义务。
倾听对手的声音、倾听话题本身,你就不会将泛化视为谬误的渊薮。我在阿拉木图的学生定期参加演讲辩论活动,学生们都刻苦准备演讲辩论,参加各种友谊赛,发展批判性思维、社会意识和共情能力。
上周的事件凸显了在一个消息极速传播、对“流行病”、“国际疫情爆发”等末日般的词语存在非理性恐惧的世界里,共情是多么有必要,尽管发生了这样的事,我们的学生还是相信共情的力量,他们热爱辩论,并由此与他人密切往来,他们希望有机会通过辩论与来自中国和其他地区的学生建立联系。
我仍然期待强调共情和话语的教育在未来可以对抗排斥和敌意。我们应当具备这样一个常识,悲剧已经重重地压在了中国及其人民身上,再把这样一场悲剧归咎于一个个中国人,并怀有敌意是冷酷恶毒的——这一事实在具有基本同理心的人看来应当是显而易见的。
免费留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