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2
美国高等教育这一年
2022年一年美国的高校教育可以被称为风起云涌,恢复线下教学,多所大学更换校长,大学排名体系受到冲击等等新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同样,2022年也是美国高校逐渐走出新冠大流行阴霾、开始重返常态的关键一年。
当我们回顾这些新闻,就是在梳理美国教育一年的发展之路。
01: 入学率下降,降幅收窄
美国学生信息交换研究中心(NSCRC)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美范围内,2022年秋季入学率同比下降1.1%,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降幅开始放缓;自2020年秋季学期走低3.4%以来,本年度降幅仅为其三分之一。然而,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迄今为止美国高等教育整体入学率缩水近7.5%,其中两年制项目受到最大冲击。
2022年美国研究生入学人数继续保持相对强劲的增长势头,今年秋季学期的入学率继去年2.7%的增长基础上,再次上升2.1%。不过本科生的入学率同比下降了2.6%,近两年入学总人数加起来下降了7.8%。
高校高校入学率没有随着疫情好转而止跌回升。其实也侧面说明了疫情这几年对美国经济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由于担忧学费和贷款、外加强劲劳动力市场和大学价值日益受到怀疑,开始对进入大学进行高等教育的怀疑,或导致高校入学率继续承受压力。此外,对大学价值的质疑使得根本不愁生源的一众顶级名校更加受到追捧,进一步反映了美国高等教育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02:美国高校受到全球青睐
2022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21/22学年美国高校国际学生人数达到948,519,在读国际生同比增长3.8%。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留学目的地。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国际学生在2021年对美国经济的贡献总额达到320亿美元。
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世界各国的莘莘学子继续将美国视为接受高等教育的首选。报告显示,美国也是最受中国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地。2021年秋季学期,攻读本科的国际生人数为344,532人,呈下滑趋势,但降幅收窄至4.2%。研究生学位继续受到追捧,该年度共有385,097名国际生攻读高级学位,较去年同期增长17%,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中国依然是美国国际生的最大生源国,印度紧随其后。中印两国生源规模超过全美半壁江山(51.6%)。其他主要生源地区还包括:韩国、加拿大、越南、中国台湾、沙特阿拉伯、巴西、墨西哥和尼日利亚。
此外,根据通用申请(Common Application)发布2022-23学年平台早申请数据。截止2022年11月1日,本学年通过该平台向美国高校递交提早申请的国际学生人数达到65,232人,相比2021-22学年(56,428)和2020-21学年(521,787)持续增加。今年,国际申请学生数量较疫情前水平(2019-20; 39,995)飙升63%,同期美国本土学生增幅仅为20%。
国际生申请飙升,美国本土学生申请量反而增长缓慢。美国本土学生受疫情和美国经济状态的影响,对高等教育的选择更加慎重,但是对于国际学生来说,2022年相较于前两年美国的疫情情况,更有利于线下授课,保证教学质量。报告显示90%的国际生来到了美国大学校园进行线下面对面学习,而在上一学年,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选择线下。对于留学生群体来说,学习的环境也发生了改善。
03:对标化考试看法南辕北辙
在美国,SAT和ACT等标准化考试长期以来一直高校本科招生的重要衡量指标。疫情爆发以前,几乎所有的顶级大学均要求高中生在申请入学时提交标化分数。在新冠大流行期间,由于参加线下考试的难度剧增,大学们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自己的招生政策,绝大多数大学选择“标化可选”政策。目前,全美至少有1,835所高校在2022/23申请季的招生过程中采用标化可选招生政策。
在三年后,大学们分为了明显的两派,加州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在内的顶级院校不再要求学生提交任何标准化测试成绩,即使提交SAT/ACT分数也不予考虑(即“标化无视”)。加州理工表示其延长标化无视政策得到校方一项严格的内部研究支持,在校方综合分析了加州理工过去7年新生(代表了无视标化政策实施前后的入学年级)的学业表现后,研究显示,标化分数对预测学生在第一学期的数学和物理课程的表现几乎毫无作用,数学和物理均为大一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
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麻省理工学院(MIT)和乔治城大学为代表的东部名校。这些学校认为标准化考试是一个公平对待所有申请人的客观衡量标准。麻省理工学院招生院长施密尔称此举原因是不把标化分数纳入考量范围,将增加学生证明自己为接受MIT教育做好充分准备的社会经济成本。此外麻省理工还认为标化分数有助于预测学生能否在MIT获得成功。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无论是标化考试的倡导者还是反对者,均认为其主张有利于教育公平并帮助弱势群体学生脱颖而出。目前孰是孰非,难以定论。
04:大学排名受到冲击
大学排名继续成为舆论关注焦点,但这次大家的关注点从学校转移到了排名是否靠谱上。
U.S. News排名一直被认为是美国大学最有信服力的排行榜之一,2022年哥大数学教授塞迪乌斯(Michael Thaddeus)在3月发布长达21页的尖锐分析质疑校方提交的排名数据准确性。塞迪乌斯教授认为校方虚报了班级规模比例、最高学位教师比例、财务资源、师生比例、全职教师比例、和学生毕业率等数据指标。
哥大校方承认部分指标造假并决定退出U.S. News榜单。尽管如此,最新发布的2023版榜单中哥伦比亚大学依然名列其中,但排名一落千丈跌至第18位。
然而,对于U.S. News更沉重的打击来自以耶鲁法学院为首的一众顶尖法学院。11月,耶鲁和哈佛法学院均宣布退出U.S. News排名。这两个全美名列前茅的法学院院长痛斥U.S. News的排名标准,称该方式低估了院方在招收工薪阶层学生、提供无视支付能力的资助政策、以及鼓励毕业生从事低薪公共服务等方面所做的努力。短短数天内,加州伯克利、斯坦福、哥大、乔治城等传统T14法学院也宣布了同样的决定。这使得U.S. News陷入空前的“信任危机”之中。
U.S. News排名的初衷是给没有机会去校园进行实地考察的家长和学生一个大学择校参考,帮助大家做出正确的教育选择,然而有排名的地方就涉及到“排序”,学校为了提高排名造假,学生为了排名盲目申请,乱象横生,但是没有排名的存在,一些没有条件实地访校的学生很难对学校进行客观的评估,所以这轮排名大战,在没有实质解决方案之前,还未落下帷幕。
05:北卡/哈佛亚裔歧视案
2022年10月,最高法院受理哈佛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歧视亚裔/白人生源案引发的取缔平权行动申请。不过,判决结果的预计要到2023年中才会做出,但最高法院对高校招生中平权行动合法性的审议引发了整个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关注。
为了实现学生群体的多样化,很多高校管理者正在向法庭提供辩护意见以使其允许在录取时考虑种族因素。给予非裔、西裔或其他代表性不足的少数族裔本科生优惠条件,进入大学的门槛远低于亚裔和本土学生。
校园多样性和教育公平,一直是大学们在不断追求的招生原则, 但是如果以牺牲亚裔和本土学生利益的代价来给予非裔、西裔或其他代表性不足的少数族裔本科生优惠条件,可能也是对亚裔和本土学生的不公平,最高法院对此事的判决会影响后续美国高校的招生策略,如何才能营造出更公平的环境,保证学生们公平享有教育权,一直都是一个难题。
06:众多高校换“帅”
MIT的校长拉斐尔·雷夫即将卸任
2022年,数十所美国知名高校的现任校长因为各种原因选择离开校长职位。
4月14日,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博林格尔宣布,他将在2022-23 学年结束时,卸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之职。
6月8日,哈佛大学现任校长巴科宣布于2022-23学年期末卸任校长职位。随后,哈佛开始在全世界范围遴选新校长。12月15日,哈佛大学宣布任命该校文理学院院长克劳丁·盖伊为第30任校长。
霍华德大学校长弗雷德里克在任职近10年后,于今年4月对外宣布希望在2024年6月退休。波士顿大学9月宣布,该校校长布朗将在任职17年后退休。另外,麻省理工学院、塔夫茨大学、纽约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俄亥俄大学、鲍登学院、哈维·穆德学院、史密斯学院和圣奥拉夫学院也都在今年遴选校长。在今年9月前,达特茅斯学院、西北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刚刚结束了新校长的遴选工作。
名牌大学的每一位校长都知道大学可以为社会贡献什么。我们担心最近的这些辞职和换届可能表明,管理这些院校内不同人群的期望越来越难,甚至可能更为复杂。近几十年来,高校变得更像是企业而非神圣机构,这是一种朝着错误方向发展的趋势。套用奥巴马曾经说过的话,“有时感觉就像每前进一步都会后退两步。”
同样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将如此多校长离职的原因部分归咎于疫情大流行——某些原本在两三年前打算退休或辞职的大学校长,因为疫情的缘故留了下来,以保证其所在高校能安然度过疫情大流行的最严重时期。所以在疫情缓和的2022年,这些大学校长纷纷开启离任计划,才出现了今年的换届潮。
风起云涌的一年
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们不断在关心美国高等教育的形势,推断变化会给招生和录取带来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卷的录取局面,对消息的敏感度高,会增加录取的可能性,及时调整方向,做更多正确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