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为了整理写给大学的简历,很多高中生不会被自己做过的事情“震惊”到——
原来我做过这些事情?/ 原来我在这种事情上花了那么多时间?/ 原来这些事情只是看起来很美,但我不想把它用在我的申请上?/ 原来这些事情不是我真正想要做的?/ 父母(老师)让我做这些,但我并不明白有何意义?!
我们中的大部分申请者,都是直到高中最后一年才开始梳理简历。同时,在很多家长眼里,写简历这件事也远远比不上标化提分、夏校物色、探校套瓷等等重要。
当学生们在最后一刻静下心来,为了完成大学的申请必要步骤而细细回顾高中生涯,撰写简历才让他们有机会反省自己的升学准备:认知错位导致了学校/专业的选择有限、资源及时间分配不合理带来有效筹备不足,越来越近的申请截止日更是火上添油,使年轻的心灵产生莫大的挫折感和恐慌。
很多学生在临申请准备简历时,才能够反省到自己在升学路上做了那么多“无用功”。
你可知道,简历不仅是写给大学看的,它也是帮助我们回顾和优化申请筹备的一道程序。简历和规划互为因果,无序的规划势必只能产生出勉强凑够字数或者文不对题的简历。
通常一份申请美国大学的简历,至少需要包括如下信息:
表头的个人信息(姓名、联络方式等)
学术履历(全日制学历等教育背景)
短期项目经历(比如夏校、交换生等等)
荣誉认证(各类比赛获奖、荣誉称号等等)
标准化考试成绩及在校排名
校内课余活动(学校的社团、艺术或体育活动)
校外社会活动(非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
被雇佣经历(实习、兼职等)
志愿者经历(非常重要)
兴趣爱好、游历的经历等
各类技能(语言、计算机等等)
当一份留学国外大学的申请简历完成了它“档案回顾“的使命之后,应当进入下一阶段——”量体裁衣“,你应当根据简历针对的学校/专业(乃至毕业后的求职岗位),进行简历信息的定制。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自己成为“最适合这个目标项目的候选人“。
现在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目标,因为绝大多数的高中生从未接受过系统性的相关训练,相关的知识也不在他们的常识或者教育体系之内。
那么在简历的另一端,大学们想了解申请者的哪些情况呢?
首当其冲的是写作技能。这可能出乎我们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简历本身就是验证申请者语言与写作能力的工具。此外,功力深厚的“招生官”们还将从你的简历中解读你的想法、兴趣、价值观等深层次特征。
课内外的付出与成就。简历即为“经历”之简,徒有结果没有过程的信息是苍白无力的,另一方面,如果你每周花费10个小时以上练习小提琴/为社区做义工/参加语言培训,却没有相应的成果,那么你也许应该考虑把这方面的信息挪出简历。(那些每周花几个整天刷托福/SAT却依然在英文写作上捉襟见肘的同学,你们要十分注意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了)。
简洁为美。一般来说,一页纸足以囊括高中生的“光辉事迹”,即便你的高中四年特别充实,经历与成就远远超出了一个word页面,也注意把整个简历的篇幅控制在2~3页以内。在这个问题上,可以理解为“言多必失”也罢,节省他人的时间也罢,反正一份超长简历并不能提高你的录取率。
那么,在制作简历越来越没有技术难度的今天,为何大学还是会通过简历来筛选申请者?
因为即便有模板、润色甚至代写,仍然鲜有高中生(和他们的家长)知道,自己的经历应该如何呈现在简历上,排序为何?如何归类?
哪些信息属于“不值一提“,哪些属于”画龙点睛“?申请认定判断标准是否和大学的相一致?
哪些信息可以互相印证实现“1+1>2”,哪些信息尽管看上去光鲜,但反而让你的整个申请露出”破绽“?
你针对这个学校/专业的“关键性经历信息”是否得到 明确展示,是否有牢固的佐证,是否产生了升效果?
你的长处和弱点,是否以一种非常智慧/笨拙的方式在简历中呈现?
总之,我们要反其道行之,从一份薄薄的留学国外大学的申请简历出发,反过来审视大学申请的筹备过程,审视我们的策略、审视我们的筹备、审视我们的基本认知。
免费留学评估